趙有與孩子們的合影
趙有為孩子們整理床鋪
  在阜平縣雙廟村,有一位特殊的父親趙有,他剛年過四十,卻有17個孩子,其中16個是他收養的孤兒和特殊家庭的孩子。從2006年收養第一個棄嬰開始,8年間,趙有不僅給了孩子們家庭般的溫暖,還讓他們接受了正常教育,更讓他驕傲的是,他還供出了7個大學生。趙有說,孩子們回來叫他一聲“爸爸”,就是他最幸福的時刻。8年來,趙有夫婦獨自撫養著這麼多孩子,毫無怨言。趙有以前曾謝絕接受媒體的採訪,但這一次“女兒”陳文文的得病,讓他第一次下決心接受採訪。
  本報見習記者 韓亞聰 實習生 何敬仁 文/圖
  不想讓孩子們走歪路
  雙廟村,距阜平縣城4公里,距離不遠,但與縣城的繁華熱鬧截然不同。趙有的家坐落在村口附近,房子是2010年蓋的。從外觀上看,趙有的家是典型的農村平房結構。走進屋子才發現,每個屋裡放的都是上下鋪的床,這裡是被趙有收養的16個孩子的港灣。由於眼下大部分孩子都在外地就讀,寬敞的房間顯得有一絲冷清。“陳紅紅在大連海事大學上學、高倩在定州上中專、陳文文在承德醫學院上學、趙玉坤去了山西當兵……”拿著照片,向記者介紹著這些“子女們”的近況,趙有滿臉自豪。更讓他驕傲的是,他收養的孩子們中,有幾個已經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阜平是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合一”的國家級貧困縣,一個病人或許就能拖垮一個家庭,而這些家庭的孩子們往往面臨的是無盡的苦難。每每看到這樣的孩子,趙有說,他都會想起電視劇《暖春》里的小花。趙有看電視得知,一般的犯罪行為出現在非正常家庭孩子身上的概率要遠遠大於正常家庭的孩子。“不一定要考上大學,有多麼大成就,只要孩子們不走上歪路,能正常生活就行了。”這是趙有最大的願望,也是他收養這些苦難孩子的初衷。
  收養孩子不是句玩笑話
  十年前,看完電影《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後,趙有曾跟朋友說他要收養孩子,朋友回應:“你要收養孩子,我就做你的義工。”等有了經濟實力後,趙有沒有忘記當初的想法,而那個朋友早已忘記了之前的承諾。
  2006年,趙有33歲,當時他的事業風生水起,因經營煤站、買賣鐵粉,他積攢了一大筆錢。按他的話說就是“當時家裡能有個百八十萬。”10月份,一朋友給他抱來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嬰。他和妻子趙紅梅給這個幾個月大的女嬰起名趙雨琪,這是夫妻二人收養的第一個孩子。從那時開始,就不斷地有人送孩子上門,其中有的是被遺棄的孤兒,有的是單親家庭無力撫養的孩子,年齡小的只有幾個月大,年齡大的已上高中。
  很多朋友都勸他在年輕時多掙錢、多玩樂,他非但不聽,還更加堅定了收養孩子的決心。2006年收養趙雨琪、2007年收養鄧澤民、趙小玉、趙小雪……2008年收養陳帥、劉梅、蔣麗……斷斷續續地,8年間,趙有的家庭成員不斷增加,同時伴隨的還有孩子們的成長。趙有說,16個孩子中,他已供出了7個大學生、5個中專生、兩個中學生,還有兩個在上小學。
  趙紅梅是趙有的第二任妻子,也是這些孩子的“媽媽”,收養第一個孩子時,她才21歲。對於趙有收養孩子,她不僅沒有反對,反而很支持,沒有怨言。
  經歷的快樂比辛酸多
  孩子多了,花銷也就大了,加之生意上的虧損,趙有說,“100萬,五六年就花光了。”趙有不喜歡強調錢,因為他怕自己說出來像在訴苦,其實他不是。“苦是苦,但是我還能想辦法,我性格就是這樣,樂觀、獨立。”
  賣了20萬元的轎車、賣了300平米的房子……趙有把能賣的都賣了,家也從縣城搬回了村裡。父親一開始是堅決反對趙有收養孩子的。因為父親不支持,趙有整整半年沒跟父親說話。趙有說,現在父親已經有了很大轉變,知道家裡人口多,會時不時地往家裡送些蔬菜。
  外債纍纍,還要承擔每年近20萬元的家庭開銷,趙有有很多辛酸,但他說,他經歷的更多的是快樂。“每個孩子都搶著給我洗腳,誰能享受到這種待遇?他們都懂得感恩,都知道我不容易。”2009年農曆五月初七,是趙紅梅的生日,每個孩子都給這個年輕的“媽媽”致辭。
  每次帶著“女兒們”去逛商場,趙紅梅既自豪又有點難為情。“四五個孩子都叫媽媽,有的孩子比我小不了幾歲,不瞭解的人說什麼的都有。”趙紅梅說,有些人會以為她保養得好,有些人認為這些孩子是丈夫的私生女。“現在我都習慣了,只要我和孩子們快樂,他們怎麼說都行。”
  “女兒”得病家庭負擔更重
  9歲的趙雨鑫是山西臨汾人,孤兒,2012年被趙有收養。在成為趙有和趙紅梅的“女兒”之前,她已經換了6個“媽媽”,趙紅梅是她的第7任“媽媽”。“剛來的時候,她也哭,哭著要找把她送過來的大哥哥,兩三天就沒事了。”趙有說,現在,他把趙雨鑫送到了定州新華小學讀書。
  與趙紅梅結婚多年,趙有一直堅持不要孩子,他怕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在妻子的堅持下,去年他們剛剛有了屬於自己的女兒。說起“爸爸”趙有,剛剛大專畢業的“女兒”陳帥止不住淚水,她哽咽著說:“沒有爸爸媽媽,就沒有今天的我們,爸爸為了不讓我們有顧慮,忍住家人和妻子的埋怨,多年來一直不肯要自己的孩子。爸爸說他既然養了我們,我們就是他的親生孩子。”
  去年,上大學的“女兒”蔣麗拿了5000元的獎學金,打電話向趙有報喜,想把錢補貼家用。“我說你留著吧,大學里花銷多。”趙有說,懂事的蔣麗到現在都沒向家裡要錢,“他們都知道家裡現在有很多外債。”
  陳文文是趙有的“女兒”之一,來到家裡已有7年,現在在承德醫學院就讀。今年5月4日,陳文文被檢查出得了白血病,讓這個花銷巨大的家庭負擔更重。“媽媽”趙紅梅把出生幾個月的女兒交給父母,隨後趕到北京協和醫院照顧生病的文文。
  自從文文得病後,趙有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一是心疼孩子,二是為錢發愁,一周時間,5萬元已經花光。以前,他不接受其他人的幫助和媒體的採訪;現在,他說,他已經接受了阜平縣民政局特批的1萬元和一些朋友的資助。“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萬一我不接受這些錢,文文看病急需錢怎麼辦?”趙有無奈地說。
(原標題:17個孩子1個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n55pniv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